来 源丨艾菲的理想(ID:xiaoyaolsh)
作 者丨艾菲
特别鸣谢
本期主播:玘玥
最近最近一段时间,股市大起大落(以大落为主)。
有人愁肠百转,哀叹怎么才入局就被套牢了。有的人偷偷欢喜,这不正是入局的大好时机吗?
表面看起来,大家做的是投资,每天忙着盯盘,买进卖出。
但从本质来说,大多数人都不过是在赌博而已。
为何这样说?
因为只有依据冷静的理性思考所作出的判断,基于足够的知识所作出的判断,才称得上是投资。
而那些因为人性冲动而作出的投资决策,那些因为想要大赚一笔的欲望驱动所作出的缺乏客观依据的投资决策,都只能是赌博。
真正的投资是一件极其枯燥的事,是一件需要抱持长期主义的心态才能有所得的事;
是一件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尝试、不断思考、不断总结的事;
是一件需要在了解了人性的基础上,不断克制自我本能的事。
而那种一夜暴富、一本万利的所谓投资,它的本质不过是一种赌徒的投机思维。
而这种赌徒的投机思维其实正是绝大多数投资者的真实写照。
而最终,每个人的结局都是在为自己的判断和习惯买单。
什么是人性的冲动?
贪、嗔、痴是人性的一面,对不确定性的厌恶和恐惧也是人性的一面。
当股市大涨时,在看到周围其他人都买股赚钱时,即使丝毫不懂股票的人也会立刻冲进去,然后重仓买入。
这就是人性中的“贪”在起作用。
在股市大跌时,在看到周围人都开始割肉后,本来对自己的股票还充满信心的人也会出现恐慌,然后割肉退出。
这就是人性中对不确定性的恐惧在起作用。
那什么又是直观判断?
我们人类有一个与生俱来的天性,就是思维方式高度依赖于直觉思维,这就导致了判断和决策会受到很多偏见的影响。
这是人类历经几万年而发展出的简单经验法则。它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法则,因为每天我们都会遇到很多的事和超载的信息,我们根本不可能有时间将所有事都做一遍理性慢思考。
否则,正常生活中一天所需的各种决策就无法做出。
所以,直观判断能帮我们应付超载信息和计算,并及时处理风险、不确定性和无知。
但是,直观判断也会给我们大家带来很多的问题,它会让我们在做出一些重要选择时依然习惯于直观判断,而不是理性的慢思考,从而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和损失。
现在,几乎是一个人人投资的时代,但是究竟有多少投资者是真的在靠理性判断?
很少。
绝大多数人的所谓投资,不是出于人性冲动,就是出于直观判断。
但他们都忘了,查理芒格曾反复讲过的那句话:“理性思考和决策的能力是成功投资者最重要的素质。”
在今天这篇文章中,我就想来说说:到底都有哪些人性冲动和直观判断阻碍了我们真正的投资之路?
01
从众效应
从众效应说的是你在判断和决策时,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
所以,你常会看到某个观点出来之后,一旦得到权威支持,或者多人响应,最后就会出现所有人都跟着转发赞同的局面。
《乌合之众》说,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会有鲜明的性格特征,但是一群人聚在一起,就会表现出情绪容易激动、做决定随大流这些表现。
或者,我们也可称之为「羊群效应」:羊群平时乱哄哄的,但一旦有一只羊窜了出来,一路狂奔,那么其他的羊都会跟着一起跑,哪怕它们根本不知道这样的奔跑到底什么为了什么。
这个就是几乎任何一个人都无法逃脱的从众效应。
在股市中,从众效应的影响更是严重。
每一次的追涨杀跌,每一轮从杠杆增加到泡沫破裂再到股市崩盘的过山车式的周期循环,背后都有投资者的从众心理在起作用。
不仅如此,主流媒体、权威专家在这时候的意见和观点,会进一步在投资者中引发更加强烈和激进的从众效应。
正如查理芒格所说,人类倾向于集体做蠢事,在某些情况下,就像旅鼠一样聚在一起,这可以解释聪明人的很多愚蠢的想法和行为。
从众会让你受到“市场先生”的支配,因为“市场先生”本身就代表了大众。
而巴菲特老师格雷厄姆曾说过,“市场先生”本就是个躁郁症患者,时而非常狂躁,时而极度抑郁。
所以,假如你是众人中的一员,你显然无法打败大众,而最终你将变得跟“市场先生”同一节奏,也是时而躁狂,时而抑郁。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应对从众效应呢?
巴菲特是这样说的:“他人贪婪时你要胆怯,他人胆怯时你要贪婪。”
但是,以我自己这些年的投资经验来说,这话可真是说得容易,做得难。
因为当各种可能性同时出现的时候,就是最难下决断的时候,这时需要你违背众人的判断,违逆自己难以遏制的人性冲动,就不仅需要勇气、定力、智慧,同时也需要你手里还有后续的充足资金。
在这里,我特别想跟大家伙儿一起来分享一个真实故事。
2005到2007年,美国社会正处在一个普遍相信没有风险的阶段,绝大多数人都相信,房地产能抵御通货膨胀,并能永久居住。
那时,市场上流行着一个荒诞的说法:风险已经被消除、经济周期不会再出现。至于理由,则是各种各样,比如风险被全球化分散到各个国家了,比如计算机、数学和模型的发展让市场更容易被理解等等。
于是,投资市场一片祥和。
当然,也有人不是这么看的,他就是橡树资本的创始人霍华德·马克思。
他认为,在普遍相信没有风险的时候,其实正是最大的风险,在这种时候,你最好和所有人都背道而驰。
于是,2005年时,橡树资本就选择了果断离场。而直到两三年后的2007、2008年,经济才真的开始崩溃。
你能想象在这两三年里,霍华德做出的与别人都不相同的决定究竟意味着什么?
他让自己的公司在这两三年里少赚了很多钱。你要知道这是多大的压力,你得向客户解释为啥我们这几年都没赚钱,而外面看起来却是遍地黄金。
最后,经济危机如期而至,橡树资本成为了为数不多的获利者。他们以极低价格收购了大量资本,并在随后的经济复苏中,获得了巨额的投资回报。
成功总是在事后说起来轻松,但实际上,霍华德在等待市场验证判断的过程中,不但非常纠结,也异常痛苦。
毕竟,这就是一种非常反人性的操作。当一个市场上的所有人都在说你是傻瓜,看不懂你的自信从何而来的时候,在日复一日的质疑和压力声中坚持自己的判断,相信自己的判断,无疑需要极强大的内心和定力。
正是因为从众容易,而反其道很难,所以大多数人最终都选择了从众。
02
锚定效应
锚定效应说的是:你在对一个未知事物做判断的时候,你的头脑常常会找一个已知事物作为参照,以这个参照为基础,再对未知事物做出评估。
股市投资者在判断股票价格的时候,就常常会陷入锚定效应。
他们心中的参照物是什么呢?
显然,就是这只股票以前的价格和走势。然而问题是,一只股票以前一路高涨,以后就一定会继续保持上涨的势头吗?
比如:这只股票之前价格很高,现在跌了10%,于是你以之前价格做参照,认为这只股票非常划算,于是重仓买入。
这就是依据锚定效应所作出的判断。
就像最近一段时间,我看到有人在说某只著名美股已经跌了很多,比它之前的最高点低一半还多,所以重仓买入,并写文章启发众人。
然而,这个决策真的对吗?
这样的一个问题的答案就留给各位读者去判断吧。
而我,就来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
美国著名的投资机构美盛集团曾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基金经理,名叫比尔·米勒。他旗下管理的基金从1991年起,连续15年战胜了标普500指数。这可是一个相当厉害的投资业绩。
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了,大批银行、金融机构在其中遭受重创,很短时间内它们就跌去了50%的股价。
比尔·米勒认为这正是买入的最佳时机,那些下跌只是一时的,是市场过度恐慌所带来的过度下跌。
于是,他边跌边买、大跌大买,买入的全是金融机构的股票,比如贝尔斯登、美林证券、房地美、花旗银行……
当这些股票跌到50%的时候,他依然还在大举买入,他想50%的跌幅应该差不多了。
谁知,这些股票除了在中间停了一下又涨了点外,后来一路向下,再没停过。最后,花旗银行的股价从五十几美元跌到了1美元,也就是跌去了98%。
结果,比尔米勒输得一塌糊涂。
当他以花旗银行这只股票的以往股价做参考时,跌了一半自然很是便宜。
这就是锚定效应。
但是,股票曾经的价格就是这只股票走向的唯一决定因素吗?
显然不是。
所以,如果你仅参考股票曾经的价格作为锚点,而不考虑其他很重要的影响因素,结果可想而知。尤其,对于不是巴菲特的投资者而言,你根本没那么多的现金可以在一只股票跌去99%后依然继续买入。
就算你还有钱继续买入,但是你能这样支撑到经济危机结束后吗?
03
自视过高
很多人跟我说,今年的投资收益率要达到20%。是呀,这也是我想的,之前我也这么制定过,但最后证明我其实根本做不到。
我也有过20%收益率的时候,35%也曾有过,但这是常态吗?
显然不是。
然而,大多数人都因为对自己自视过高,从而做出了过于激进的投资策略,并最终不得不为自己的过度自信,或者说是缺乏依据的自信而买单。
曾经的投资失败,让如今的我变得谦逊谨慎,曾经的过度自信消失了,如今它被我的认真学习、深度思考以及对自己情绪的持续打磨所取代。
除我之外,其实很多投资者也都存在这种过度自信。
2012年,一家大型的基金集团发表了一项调查数据,91%的主动投资者认为:来年他们会跑赢大盘,或至少跟市场回报持平。
但其实,这在数学上是根本不可能的。
所以,你得清楚自己究竟在做什么,你得清楚自己究竟有多少斤两,而不是自以为是的认为凭借几次投资成功就能成为巴菲特或芒格。
如果你不能意识到这一点,那么前方的道路不但崎岖,而且很可能是毁灭性的。
04
可得性偏好
什么是可得性偏好?
可得性偏好说的是:假如你非常容易得知一件事,你就会认为,这件事出现的概率是比较大的。
但实际上,你的判断往往并不符合实际情况。
在股市的上升周期,为了迎合大众情绪,媒体就会争相报道各种有利于股价继续上涨的利好因素。
所以,那时你看到的都是利好因素,于是你很容易就做出判断,股价肯定还会上涨。
但是,会导致股价下跌的因素其实并不少,只不过因为新闻媒体报道得少,没有在你的脑子里形成印象而已。
而当你因为你容易获得的那些信息进行投资决策的时候,你离挫败就不远了。
05
归因谬误
人们很爱归因,同时还很容易归因谬误。
这是说人类天生喜欢在看到一种现象之后找原因,仿佛只有建立了因果关系,内心才会觉得踏实。
但其实,很多时候,你找到的因果关系并不是真的因果关系。
比如:
我在我的书《直击本质》中就写到,在A事件发生后,B事件发生了。
那它们之间究竟是何关系?
可能性一:A与B是因果关系,因为A发生,所以B发生。
可能性二:A与B的发生都是因为C的发生而导致。
可能性三:A先发生,B后发生是一场完完全全的随机现象。
可能性四:是B引起了A,而不是A引起了B;只不过我们先看到了A的发生。
就像是,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再听到打雷,但这二者间并非因果关系一样。
可见,我们非常容易将关联关系,或随机关系,当作因果关系,然后又因这个假的因果关系而做出投资决策。试问,这样的投资决策能不出错吗?
举个例子:
二战期间,德国人用导弹袭击英国伦敦。伦敦的报纸公布了所有受到轰炸的地点之后,人们发现,有些地区反复受到轰炸,而有些地区则毫发无损。
这对英国人来说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因为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德国人的导弹精度非常的高,指哪儿打哪儿,可以对准一个地方反复轰炸。
然后,英国人认为,那些没有被袭击的街区,一定藏着德国人的间谍。于是,他们开始搬家。可是,战争结束后,英国人终于获知了真相。其实德国人的导弹精度非常差,他们只能把导弹投向伦敦,但却无法控制落点。
也就是说,伦敦各个地区受到的轰炸完全是随机的,他们所看到的集中某些地区的打击仅仅只是巧合,其中没有一点因果关系。
股市中的投资者,也很容易会陷入这种归因谬误。
某一只或者某几只股票的价格持续上涨,可能是出于偶然因素,但是,大家偏要深入分析。
结果,这种本来偶然的上涨,成了某个理论的坚实论据。
于是大家认为,经济发展的前景一片大好,某个突破性的新时代真的到来了。
于是,更多的人被这种似是而非的因果关系说服,入市接盘,股价进一步抬高,理论便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吸引了更多的人。
这样的一个过程听起来是不是非常熟悉?
06
过度乐观和过度悲观
投资者在投资时大多都会出现这样两种情绪——过度乐观和过度悲观。
这两种情绪正是“市场先生”不是躁狂就是抑郁的背后原因。
不论是过度乐观,还是过度悲观,都会蒙住我们的双眼,让我们失去理性的判断。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中,一些并未受到实质性影响的投资品也出现了大跌。
橡树资本创始人霍华德·马克斯当时计算了一个结果:假如现在投入,年化收益率可以轻松达到20%以上,而且几乎没有亏损的风险。
于是,他去投资者那里募集资金,虽说他将自己的推算结果告诉了对方,但对方仍然非常怀疑,连问了6个“如果事情变得更糟会怎么样?”
霍华德·马克斯说,最坏的情况,就是美国经济重回到1929年大萧条,而这笔投资依然能够不亏钱。
尽管如此,对方仍然不敢下注。
最后,他没能劝服对方,只好自掏腰包,把钱注入了这个基金,而这竟成为了他一生中最赚钱的一笔交易。
这就是我们都难以摆脱的“过度悲观”,也就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真实写照。
过度乐观会让我们忘记风险,而过度悲观则会让我们无视理性的推理。
最后的话
金融市场是一个冷酷且现实的市场,任何一个思维上的盲点以及人性中的弱点都可能会带来彻头彻尾的溃败。
当上面这些直观判断,并掺杂着人性的冲动,都早已成为了我们骨子里难以磨灭的部分时,坚持独立思考、理性判断就成为了一件极为不易的事情。
然而,只有克服思维上的盲点和人性上的弱点,只有抱持长期主义的心态,并不断磨练自己的思考,不断学习,你才有可能做出持续的好的投资。
否则,你就一直是在赌博。
而赌博的结局,我想你们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