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岛核泄漏5年后,你该知道的真相!

2017-09-13 23:51:46  阅读:3318+ 出处:本站原创 作者:蓝雨 责任编辑:蓝雨

作为人类,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了不确定性的世界,试图避免想象出来的灾难,却总要冒创造出真正灾难的风险。

有消息称在日本多地出现了“巨大变异畸形海鲜和植物”,并认为这是因2011年3月福岛地震之后损坏的日本核能发电厂的放射性物质流入海洋和周边造成的。

我们到底还敢不敢吃日本寿司了呢?说好的三文鱼、鳗鱼、鳕鱼呢?Xtecher告诉你:五年过去了,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比你想象的强大得多。该吃吃,该喝喝,想去哪浪就去浪。

Xtecher原创

作者:安祺

今年正值日本灾后5周年,媒体圈再一次替大众健康安全操碎了心。

近日,一组图文信息在网上疯传,并被诸多媒体进行了播报。这消息称在日本多地出现了“巨大变异畸形海鲜和植物”,并认为这是因2011年3月福岛地震之后损坏的日本核能发电厂的放射性物质流入海洋和周边造成的。

网上流传的图片则更是触目惊心:分叉的茄子、奇形怪状的番茄、脚丫一样的马铃薯、头部变形的鱼。这些奇形怪状的动植物无不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又平添了几份对核泄漏威力的恐惧之感。日本福岛核泄漏后,这样的消息似乎每年都会甚嚣尘上。

发芽的西红柿

多头的茄子

脚丫一样的土豆

经过Xtecher记者的一番探查发现,这些“畸形的变异”图片均出自一个名为“fukushima-diary(福岛日记)”的网站。这个网站的文章大多是暗示和指责日本政府和相关国际组织隐瞒福岛核电站事故所造成的影响。网站的宗旨是“日本の窮状を世界に”(让全世界都知道日本的窘境)以及宣称“weareagainstmediablackout”(我们反对新闻封锁)。

值得表扬的是,该网站标注了这些照片的原始出处。但Xtecher发现原始信息只是报道某地发现了巨大或畸形的动植物,并指出了可能的形成原因,但并没有论述其和福岛电站事故有何关系。

变异真相

这些畸形植物能和福岛核电站泄漏建立因果关系么?事实上,发现巨大卷心菜、畸形番茄和双生向日葵的地区,分别是位于九州的大分市(Oita)、本州中部的琦玉县(Saitama)和本州西北部的山形县(Yamagata)。

报道畸形植物的三地距离福岛第一核电站的距离

三者中距离福岛第一核电站最近的山形县也远超出学界认为的辐射近通常水平距离范围(20-30km)2倍多,可以视作足够安全。而在事故发生3个月后的6月,对邻近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双叶町的监测表明,当地绝大部分地区辐射强度已经低于0.1μSv/h,已达正常水平。

因此,这些畸形植物的发现,确实与福岛核泄漏事故很难建立直接联系。而网上流传的有关福岛核泄漏引发动植物变异的消息,目测是假新闻。

目前网上流传的畸形植物种类繁多,能查到准确出处的并不多。不过虽然物种不一样,但其原理都是一样的——植物的畸形是植物细胞和组织的不正常发育造成,而不正常的发育,各种理化因素和生物因素均可造成,不经分析就指定为“核辐射”造成,是不靠谱的。

对于图中的土豆来说,这是个比较典型的由于二次生长造成的畸形。有时,例如土豆块茎膨大期遭遇干旱,土豆的膨大就会受到抑制;在灌溉或降雨后土豆再次发育时,芽周围的组织就会较为活跃,使得芽周围的组织相比于块茎来说膨大的更快,从而形成疙里疙瘩的畸形薯。当然,能长成像脚丫一样的形状,算是一种巧合了。

果上带果的茄子,其来源可能是花发育过程中,由于受到温度刺激或昆虫噬咬,生长点发生分化,使得雌蕊的心皮数发生了变化。而数量变化的心皮又会在受精后产生多个发育的果实。

在我们生活之中,在购买番茄时常能看到一些开裂或歪瓜裂枣的畸形番茄。种植过程中不良的自然原因,如花期阴雨、苗期氮肥使用过多、受到低温胁迫、果实发育前期水分供给不足后期又大量给水等都会导致果实发育不良或过分膨大造成畸形。此外,一些昆虫(如蝽类)对果实的吸食,除了番茄外还会使得桃、梨等果实发育不均衡,因而产生畸形果。

解决方案:该吃吃,该喝喝

聊完农作物变异成畸形的普遍性,人们一定会忧虑作为食物链顶层的人类可不能只吃素啊。网络上流传的福岛核泄漏后污染周围海域,鱼虾变异、放射性元素随着食物链富集,我们到底还敢不敢吃日本寿司了呢?说好的三文鱼、鳗鱼、鳕鱼呢?

五年过去了,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比你想象的强大多。福岛周围海域的污染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这里我们下一段详谈原因)

每每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万能的“保健品”、“膳食补充剂”或者“健康食品”们总会跳出来“大显身手”。在万众的日本核电站泄漏的时候,平日里广为流传的“防辐射食品”迅速华丽变身,纷纷具有了“防治”核辐射的功能。

这些所谓的“防辐射食品”或许是很好的食品,可惜并不怎么“防辐射”。

目前在国内外的网站上宣扬的矿物质、抗氧化剂、绿色蔬菜、发酵食品、膳食纤维、海生植物、必需脂肪酸等等,虽然能够符合中国人“越贵越好”的消费观念,但在“防辐射”这事上并不怎么靠谱。

在健康领域,食品成分降低“辐射”对于身体损伤的研究还真是不少,不过一般是针对紫外线、X光这样的辐射,对于核原料放射性还真是不多。有许多食物成分,比如维生素C、维生素E、胡萝卜素、植物中的多酚化合物甚至多糖等等,有一些初步的动物实验,显示“可能有作用”。只是这些作用一直也没有得到很充分的证实,而且它们本来就是人体需要的常规营养成分——不管能否抗辐射,人体都是需要的,但是吃太多也没有显示出额外的好处来。

所以,它们的“抗辐射”功能,也就一直处于“信之则有,不信则无”的状态。

福岛不会成为下一个切尔诺贝利

很多声音都在说“福岛不会成为下一个切尔诺贝利”。那么,就算福岛核事故真有俄国切尔诺贝利那么大的影响,又如何呢?福岛核电站如果能对水体造成污染,它污染的主要是海水。由于海洋的开放性和稀释作用,它受到的污染会相对较轻。在1992-1993年,俄罗斯科学院的研究团队比较了几个受到切尔诺贝利核污染的地区淡水鱼肌肉组织中的铯137Cs含量,发现河流中的鱼受到的污染比湖泊中的鱼要轻,这显然与水体的开放程度有关。

荒废的切尔诺贝利

此外,空间距离也是降低137Cs污染的重要因素。我们知道在离核电站最近的冷却池中,梭吻鲈肌肉中137Cs的含量可达270000Bq/kg,然而在下游约60km外的基辅水库(KievReservoir),那里的梭吻鲈肌肉中137Cs的含量最高只有大约100Bq/kg了(1988年),再往下游约80km,卡涅夫水库(KanevReservoir)中的梭吻鲈肌肉中137Cs的含量仅达20Bq/kg(1987年)。而世界卫生组织(WHO)拟定的食品安全规定中,包括鱼肉在内的食物的放射性含量国际贸易标准是1000Bq/kg。

研究人员还发现,不同河流和湖泊的鱼肌肉组织中的放射性铯与水中的钾含量是呈反比的。由于铯主要是作为与钾类似的元素进入肌肉中,水中的钾越多,鱼肉中的铯就越少。在正常情况下,全世界淡水鱼肌肉组织中137Cs的含量大约是200-1000Bq/kg,而海鱼中这个量只有0.4-3.3Bq/kg。海水中高含量的钾是让137Cs难以富集的原因。

俄罗斯梭吻鲈Sandervolgensis

福岛事故后,日本厚生劳动省对食物中的辐射指标作了严格规定,鱼类中的137Cs含量不能超过500Bq/kg——这是1989年WHO标准限量的一半,而我国1994年的食品国家标准是800Bq/kg。

中国所属的海域,距离福岛第一核电站都在1000km以外,加上海水中高含量的钾,以及整个太平洋强大的稀释能力,如果这些标准能够很好地执行,我们也完全不必担心来自日本海鲜的辐射问题。

并没有人死于辐射

2015年春天,一群科学家在东京会面,探讨这起事故的致命后果。

没有人死于辐射——国际原子能机构已经证实了这一点。就连福岛核电站的员工中,未来额外增加的癌症数量预期也低得无法检测,根本无法从背景的统计误差中区别出来。但是,约有1600人在疏散过程中丧生,一些科学家认为这一数字与这起事故相对较低的辐射水平是不成比例的。流行病学家们用“随机死亡”一词来描述辐射和某些其他风险导致的死亡。例如疏散的受害者们还包括疗养院的病人也有人自杀。“最后杀死人的不是辐射,而是对辐射的恐惧。”费城福克斯蔡斯癌症中心的医疗物理学家莫罕·多斯(MohanDoss)医生说。

大多数放射性尘埃都被东风吹到了海里,剩下在陆地上被吹散了。如果被疏散的居民们留在了家里,在放射性最强的几个地区,四年间累积受到的辐射量大约是70毫西弗——大致相当于每年接受一次高分辨率全身诊断。但放射性这么强的地点并不多。

根据多斯医生的计算,大多数居民本会遭受的辐射量比这小得多,约为每年4毫西弗,而普通人平均每年从自然界受到的辐射就有2.4毫西弗。

除了会导致福岛疏散这样不可挽回的事件外,对辐射甚至稀释到无关痛痒程度的辐射的恐惧,会使人们放弃本可挽救生命的诊断测试和放射性疗法。

恐惧比辐射更可怕

作为人类,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了不确定性的世界,试图避免想象出来的灾难,却总要冒创造出真正灾难的风险。

事实上,福岛核电站并没有像切尔诺贝利那样有持续燃烧的大火,放射性泄漏应该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

假设有1%的物质泄漏,那么总量应该在10^18Bq。常有人危言耸听将其和原子弹爆炸的辐射量作类比。然而要知道,原子核裂变的链式反应是瞬时的,不可控的,而且所产生的放射性物质在爆炸巨大的威力下,完全地释放出来。假设一颗原子弹装有100千克铀-235,其中的10%参与了链式反应,裂变产物的有效半衰期为40天,那么所产生的放射性物质将有10^19Bq左右,而且这些物质都将散布在空气中。所以说,实际上历年来各国进行的核武器试验(尤其是空爆实验)所造成的环境问题要严重得多。

人们究竟为何会“谈核色变”呢?一提起放射性,普通公众的第一反应就是癌症和基因变异。这种心理的形成其实是经历了一个过程,其中有多种(并不完全是科学方面的)因素起到了作用。

1885年伦琴发现了X射线,1896年贝克勒尔发现了自然放射性,人类立即就观察到放射性会对身体产生影响——贝克勒尔因长时间随身携带一试管镭的化合物,胸部出现了溃疡。1899年,第一例用X光消除脸部肿瘤的病例见诸报道。在此之后的几十年间,人们对放射性的认知一直是两面性的。

1951年发售的史上最NB的玩具:铀238原子能量实验室

1945年广岛和长崎的核爆第一次让世人认识到了核裂变的巨大威力,而核武器战略威慑概念的提出很大程度上也是基于对日本核爆之后“末日”影像的极力渲染。二战之后,冷战格局形成,美苏阵营都大力发展核军备。出于“核威胁”,“核讹诈”等政治目的的需要,新闻媒体大幅报道放射性的破坏力,以及核污染的长期影响,终于社会公众的心理达到了“谈核色变”的程度。

1986年,切尔诺贝利事件发生。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灾难,大量的放射性物质由大气传播,扩散到整个欧洲。联合国的调查表明数十万人受到了显著的放射剂量,28人因过量辐射在三个月内死亡,19人在随后的18年间死亡,大约有6000左右的儿童甲状腺肿瘤病例被认为与核物质的污染有关,还有其他病症例如眼睛晶状体混浊也被认为是受到辐射的结果。

这次事故的影响是极大的,但远远没有像一些报道所说的那样有几十万人死亡,大量的畸形出现。这些说法或者没有科学证据,或者没有经过科学的方法处理分析,只是充当了反核运动的“弹药”。

然而正是因为社会心理对核的极端负面的认知,造成了这些夸大的,甚至没有科学依据的说法广泛流传。

那点辐射不足以让脑子傻掉

虽说核辐射并非善者。由于核辐射的各种微观粒子带有的能量都比化学键的键能高,因此有可能破坏人体内分子的化学键,造成分子的性质改变。不过在大部分情况下,核辐射也没有那么可怕,因为细胞内的个别分子被破坏失去生理活性之后,或者整个细胞受损死亡后,会很快被人体分解吸收、重新利用,不会造成重大的伤害。

在极少数情况下,核辐射的伤害可能会造成细胞内染色体上基因的变化,它可能发生在生殖细胞内,也可能在正常的体细胞内。如果这种变化不能修复并且细胞仍然存活,就有可能出现细胞不受控制地复制的情况,就成了癌细胞了。

因此,长时间接受较高强度的核辐射是有导致癌症的可能性的。但实际上,我们无时不刻不在受到各种核辐射。而这些辐射很微弱,但是无法隔绝,一般不认为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危害。

所以不光是日本的海鲜可以放心吃,手机也可以在睡觉时放得近一点——那点辐射不足以让脑子傻掉。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