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Gartner IIoT魔力象限:只是项目怎么能叫工业互联网平台?

2019-07-12 16:48:36  阅读:311277+

  导读:

  如果工业世界也存在一个类似手机应用商店和对应的开发者平台,里面有各种用途的软件可供工业客户去下载和使用——或许是用来监视能源消耗,或许是用以保障系统的数据安全,亦或是进行设备的预测性维护……这些软件将帮助工业客户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甚至开拓新的商业模式。

  听上去是不是非常美好?然而,此愿景的实现需要仰赖于操作系统的支撑,工业世界里的操作系统就是工业互联网平台。

  十多年前,当笔者用着500元一台的诺基亚功能机的时候,怎么也没想到未来的自己竟会为了一台智能手机花费比当年十倍还多的价钱。然而现在,我可以用手机刷网页、看视频、叫外卖、支付、打车……获得的价值却远不止原来的十倍。

  各种丰富多彩的软件与应用,铸就了辉煌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一切的实现都离不开“幕后英雄”操作系统的兴起和完善——以安卓为代表的操作系统,通过虚拟抽象层实现了硬件和软件的分离和解耦。

  从此,做软件的开发者不用看硬件了,因而可以专注于应用功能的实现。

  基于五花八门的应用,移动互联网催生出了许多新型商业模式,铸就了一批快速崛起的独角兽企业,而这巨大的成功也让其它领域蠢蠢欲动,就连一向对IT和互联网不那么“亲近”的工业界都有些按捺不住了。

  试想一下,如果工业世界也存在一个类似手机应用商店和对应的开发者平台,里面有各种用途的软件可供工业客户去下载和使用——或许是用来监视能源消耗,或许是用以保障系统的数据安全,亦或是进行设备的预测性维护……这些软件将帮助工业客户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甚至开拓新的商业模式。

  听上去是不是非常美好?

  然而,此愿景的实现同样需要仰赖于操作系统的支撑,工业世界里的操作系统就是工业互联网平台。因此,伴随着智能制造的浪潮,国内外的IIoT平台犹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冒头。

  解读“2019工业互联网平台魔力象限”

  工业互联网平台诞生的时间并不算久远,但是入局的玩家却可谓是流派繁多:有以阿里、AWS为代表的在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以及软件服务方面有着足够经验的“互联网派”;有以华为、运营商为代表的在网络、云端服务方面有着较强能力与通用服务架构的“通信派”;还有以西门子、树根互联为代表的在传统工业领域有着专精知识和扎实积累的“工业派”。

  无论哪一派玩家,皆有自己擅长和不擅长的部分,大家坐拥自家“大本营”,以不同的路径向着未知的前方进发。至于孰优孰劣?谁才真正代表着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未来?可能一时之间无法评说,但至少在当下,也不乏一些可供参考的评价体系和标准。

  就在近日,美国知名咨询公司Gartner发布了新版的“2019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魔力象限”,引起了工业界的广泛关注。

  注释:每年,Gartner都会就各个细分行业绘制相应的魔力象限图。魔力象限一般有两个轴,水平轴代表“愿景完整性”(Completeness of Vision),纵轴代表“执行能力”。因此,右上象限的称为“领导者”(Leaders),右下象限是“远见卓识者”(Visionaries),左下象限为“利基市场玩家”(Niche),左上象限为“挑战者”(Challengers)。

  Gartner“2019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魔力象限”

  放眼看去,“挑战者”象限和“领导者”象限空空荡荡,这真实的反映了工业互联网平台仍处于发展初期的不争事实。即使有三家企业因为布局广泛、愿景完善而挤入了“远见卓识者”象限,但却在实际落地和执行层面未能拿到高分,其它所有玩家则都被放入了“利基市场玩家”象限,让左下角显得有些拥挤。

  其中,SoftwareAG位于象限的最右边,这种结果可能与Gartner对IIoT的定义有关。在Gartner看来,工业互联网平台是指一组针对资产密集型行业的集成的软件能力。换言之,Gartner所说的“工业”是指宽泛的资产密集型行业,不仅限于传统工业机器设备。

  Software AG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名为Cumulocity,于2010年在加利福尼亚州硅谷的山景城诞生,初衷是为了将经过验证的电信运营商级网络管理技术引入新兴的物联网市场。2017年3月,Cumulocity加入了Software AG。基于此,将愿景定位于整个物联网市场的Software AG便在愿景完整性上得到了较高的评价。

  PTC位于象限的最高处,说明其落地执行能力在一众竞争者中值得称道。为了让数据在各个部门和系统间畅通无阻的调用和分享,PTC ThingWorx平台的Navigate应用能够从根本上简化数据访问;为了帮助制造商让工厂里那些已有的哑设备实现互联,PTC收购了专为工业自动化环境提供通信连接的软件开发公司Kepware,并将其KEPServerEX通信平台作为PTC ThingWorx物联网平台的战略组成部分。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曾经的工业互联网先行者GE Predix却落到了纵轴的最底端,早已风光不再。Predix到底是GE的“砒霜”还“是蜜糖”,至今还存在争议。

  另外,曾被业内广泛看好的西门子、施耐德、SAP等大厂竟然纷纷落选,这不免让人觉得有些出乎意料。根据Gartner的解释,不能私有化部署的,都不能称为工业互联网平台。也就是说,只有可以将自己的整套东西授权出去,让别人能够基于此封装形成自己的开发者平台,才是真正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才是真正的赋能平台。看来,Gartner只认安卓模式,而不是IOS模式啊!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凭借旗下的ROOTCLOUD平台,树根互联以唯一中国企业身份入选工业互联网平台领域评选。这也是自2018年Gartner第一次推出这一魔力象限以来,首次有中国企业进入该榜单。从落地执行能力来看,树根互联排在很多老牌工业软件服务企业之前;当然,在愿景完整度上,2016年才独立运营的树根互联与PTC、Software AG等企业还有一定差距,需要继续探索完善。

  “IIoT项目”还是“IIoT平台”?

  也许是为了赶风口,也许是为了融资金……越来越多的企业声称自己在做工业互联网平台。然而,仅仅是做了一些工业互联网项目,或者是开发了一些工业软件,就能称自己为IIoT平台了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在笔者看来,平台面向的是一组具有相似业务逻辑的对象,并需将其抽象出来形成一套可扩展、可衡量、灵活的系统架构,如果不能为应用软件提供复用的能力,算得上什么平台?

  说到这里,问题来了,“隔行如隔山”的工业领域存在同质化的共性需求吗?

  带着这些问题,近日,笔者有幸和树根互联高级副总裁黄路川进行了一次深度交谈,聊了聊他对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看法以及树根互联以唯一中国企业身份入选Gartner工业互联网平台魔力象限的原因。

  面对笔者的疑问,黄路川反问了我一个问题:“每个人难道是相同的吗?和工业细分领域相比,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才更加复杂吧?单就说话这件事,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有的音调甜美有的音调沙哑,有的讲话冲动有的讲话委婉……然而,微信的诞生却解决了不同个性、不同相貌的人之间在线交流的需求。虽然有所差异,但只要把不同人说话的需求抽象一层,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就可以了,工业领域的机器也是同样的道理。机器要‘吃饭’,机器要‘体检’,机器要‘翻新’,机器也要‘找工作’……以社会形态的视角来看待机器的话,那么机器就是整个社会生产中的一个节点。”

  如果说整个工业领域是一片广袤的森林,那包括汽车制造、工程机械、玩具制造、食品制造在内的每个垂直领域都是其中的一棵大树。

  地面之上,树与树之间泾渭分明,没有交点,就好比手机、玩具和汽车表面看去似乎毫无关联。别急,让我们顺着产业链往上捋一捋,找找它们的一级供应商,可能是一群系统集成商,似乎还是没什么联系,那我们再继续,找找二级供应商……就这样一级一级的往上游找去,找到九级、十级供应商。最终,你可能会惊讶的发现,生产这些不同产品零件的注塑机竟然可能来自于同一家厂商。

  让我们不妨再换个角度,汽车的生产工艺和食品的生产工艺自然迥然不同,但是如果细看每条生产线,它可能都要用到蒸汽加热机、CIP清洗机等设备,而这些设备无论是什么品牌,组成它们的零部件在机理模型上都是有相似之处的,比如都要有电控部分、液压部分、减速机部分、变频器部分……

  当我们把目光深入到地底之时,就会发现,不同树木的树根犹如张开的伞一般铺展开来,最终“交汇”在一起。这正是树根互联名称的由来,也是树根互联想要做深做透的地方!

  “目前大多数工业互联网企业都是在做项目,而树根互联是真正在做平台。做项目和做平台的最大区别就是,平台可以积累更多沉淀,会越夯越实。”黄路川如此表示。

  最终,这些沉淀变成了工业互联网平台上的一组基础工业APP。

  要理解什么是基础工业APP,就必须理解什么是基础APP。以我们手机上的应用软件为例,大家可能会发现,手机出厂的时候会附带一些原装的APP,典型的比如【电话】。当我们使用电话功能的时候,它会调用手机的屏幕拨号、话筒、耳机、SIM卡等,以驱动这些硬件,所以【电话】就是一个基础APP。

  而基础APP是会被更上层的其它APP调用的,比如你在使用滴滴叫车、使用美团订外卖、使用携程订酒店的过程中都会用到电话功能,但是如此重要的基础APP却不会有开发者愿意投钱去干,因为无法运营,也就没有利益驱动,必须由操作系统原生自带。

  这是树根互联正在费力去打的基础,也是因为如此,树根互联在深耕工业操作系统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融资——今年6月17日,树根互联宣布已完成B轮5亿元融资,刷新行业单笔最高额度记录,而据黄路川介绍,这笔融资中将有超过70%投入平台的研发工作中。

  反之,如果只是做工业互联网项目,一个又一个的去服务不同行业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不能寻找其中的共性并在平台上得以沉淀,就会导致应用无法复用,每做一个项目都得从0开始,赋能开发者更是无从谈起。这就好比浇水没有浇到土壤的深处,没有深入地底的根系,树木焉能茁壮生长?

  无独有偶,Software AG亚太及日本区总裁Anneliese Schulz也曾表达过和树根互联相似的观点:“物联网涉及的范围很广,而Software AG专注提供平台而不是应用。区别在哪?平台关注未来,应用仅限于当前的业务逻辑,有很大的局限性。

  “多样的行业运营者”催生“多样的商业模式”

  平台的基础打好了,开发APP的过程才会变得越来越简单,用户体验才会变得越来越舒适,价格也会越来越便宜。

  这个情形很像智能手机应用商店的起步阶段:一开始,App的数量并不多,但是一旦把平台打造好,就会吸引到一批优秀的开发者和种子用户,开发者贡献优秀应用,吸引新的用户;随着用户不断增多,平台话语权逐渐增强,反之又会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开发者和用户之间像磁极一般互相吸引,正向激励,良性循环,平台也就滚雪球般越做越大,越发展越有活力。

  这就是生态的力量,初期只要几颗优秀的种子和适当的土壤、阳光、雨露,就能茁壮生长、繁殖、衍生、扩大,不断吸引更多的种群和物种,使生态越来越多样、系统越来越稳定。

  打造生态意味着决不能一家独大,所以树根互联自己不会做APP的运营,而是要去找到那些行业的运营者。

  “我们会把自己的底层平台给到各个行业中专精于市场运营的专家,无论他们想要做流体机械的行业平台,还是共享铸造的行业平台,亦或是管廊清洗的平台,都可以。我们会不断的把自己的平台能力和基础APP导给他们,他们会基于此开发出相应行业中深度契合用户需求的APP来。”黄路川进一步补充道。

  在这个健康而富有活力的生态系统中,许多令人目眩神迷的新型商业模式也随之滋长。

  典型的模式比如IP运营。没错,不只是图书、视频领域可以运营IP,工业领域也可以。绣花机就存在一个很大的IP市场,因为织法和密度的不同,导致每家绣花工厂绣出来的图案的层次感都有所差异。过去,绣花工厂织出来的花样用途很窄,而且容易盗版;现在,绣花图案则可以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进行在线上传,从而对使用该花样的企业按需收费。这样以来,又能保护IP,又能保证质量,还能创造额外的收益,一举多得。

  另一种模式叫做按需收费。简单来说,客户并不是想买电钻,而是想要墙上的那个洞,所以运营者完全可以根据客户对泵车、挖掘机、搅拌站设备的具体做工量来按需收费。这种愿景的实现完全依赖于对设备数据的采集、统计和分析,是没有工业互联网时绝对无法实现的。

  除此之外,还有“闲置产能共享”、“全维保”、“二手买卖”等等,更多的商业模式还在等待更多富有创新精神的运营者和用户去进一步的探索。

  结语

  北京联讯动力咨询公司,南山工业书院发起人林雪萍老师曾经对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现状做过一句中肯的评价——“工业互联网未见战国,即血腥的挤压、消灭战尚未开始,竞争还处于跑马圈界的温和对垒状态。”

  然而平台作为一个具有“马太效应”的市场,似乎迟早会迎来属于自己的战国时代,至于最终工业互联网平台供应商的战果如何,似乎只有时间能给出准确答案。

  但即便如此,在前行的路途中,若有明确的目标,肯定会少走很多弯路吧。至少在笔者看来,对于工业互联网平台这件事,树根互联是想明白了……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