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哪位名将曾杀的金兀术割须弃袍?

2018-03-13 01:09:39  阅读:6737+ 出处:本站原创 作者:贾一平 责任编辑:贾一平

  吴玠,南宋抗金名将。善骑射,曾读经史,凡往事可师者,皆录于座右,墙牖皆格言。

cript>

cript>

  他年轻时参加了泾原路军,北宋末年,先是参加镇压方腊和河北义军,后在与西夏军作战中立功。

cript>

cript>

  南宋建炎二年,金兵入陕,吴玠屡胜之。张浚受命管制川陕,提拔吴玠为统制。建炎四年,富平一战失败后,他和其弟吴璘退守和尚原。绍兴元年,大败金兵。三年,金将完颜杲攻饶风关,入侵兴元府。吴玠退守武休关,又大败金军。四年,金军攻仙人关,吴玠破之。自此金军再不敢进窥蜀地。

  吴玠有着非凡的军事才能,尤其是仙人关一战,其以3万之军破金兵10万之众,已成为“纵深配备,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

cript>

cript>

  出身卑微一样为英雄

  吴玠和岳飞是同时代人,他出身卑微,父亲吴扆少年从军,为水洛城寨卒,寨卒相当于乡兵的一种。由于作战勇敢,吴扆从一名普通士兵逐渐升至指挥使。吴扆为人宽容大度,但有时未免宽大过头,对部下的管教就失之严厉,因此军纪不整。在一次对敌作战时,吴扆手下的士兵竟然怯战逃跑,致使宋军吃了败仗。

cript>

cript>

  吴扆的上司——水洛城的寨主非常生气,但念在吴扆平时的功劳,只是对他处以杖刑。吴扆觉得这是一种羞辱,从此做事常常心不在焉。就是这心不在焉,使他在一次作战时,猝不及防被一箭射死。吴扆死后葬在水洛城,因而吴玠全家就徙居水洛城。

  都说环境造就人,这话一点不假,从吴玠身上就可以清楚地看出环境对人的影响。据《宋史?地理》记载,陕西“被边之地,以鞍马、射猎为事。其人劲悍而质木。”由于地理的特殊,秦陇自古便是匈奴、突厥等游牧民族与汉族对垒的战场。长期的战争使这里的氛围完全不同于中原,而吴玠居住的水洛城,更是一个以军人为职业的地区,这里除了士兵就是士兵的家属。

cript>

cript>

  吴玠就生长在这种环境下,这使得他为人“深毅有志节,知兵善射骑,读书能通大义”,而且为人慷慨豪爽,具有典型的军人气质。

cript>

cript>

  大约在政和元年,吴玠“以良家子”入伍从军,隶属于泾原军。不久,他便在抗西夏的战争中,立下战功,升为进义副尉,权队将。后参与镇压方腊起义军及河北起义军,屡立战功,逐渐升为忠训郎,任权泾原第十一正将。

  靖康元年,西夏犯边,侵扰怀德军,吴玠率百余人打败西夏军,斩获颇多,因其武勇晋升为泾原路第二副将,在军中初露锋芒。

cript>

cript>

  建炎二年四月,金兵进犯陕西,直趋泾原。吴玠受陕西制置使曲端之命,率军迎击,至青溪岭,一鼓击退金兵。因此次战功,他升任权泾原路兵马都监兼知怀德军。十一月,吴玠又奉命东进,收复华州,随后又在鸣犊镇镇压了史斌叛乱,因功升任右武大夫,这时的吴玠已经开始成为中级军官了。

cript>

cript>

  建炎三年初,吴玠升迁为忠州刺史。十一月,川陕宣抚处置使张浚巡视川陕,由于刘子羽的推荐,张浚会见了吴玠兄弟,见吴玠兄弟颇具才勇,十分器重,遂任命吴玠为泾原路统制。

  建炎四年初,吴玠又升任泾原路马步军副总管,成为一路的副统兵官。不久,金军西路副帅完颜杲率军进犯麻亭镇,吴玠与张中孚、李彦琪等奉都统制曲端之命在彭原店阻击,而曲端则拥大军屯驻于后方的宜禄。吴玠等与金军恶战,初战告捷,但在金军的再次攻击下,吴玠所部前军稍有退却,而曲端不但不进兵支援,反而立即退往泾州,吴玠遂战败。

cript>

cript>

  金军乘胜进占邠州,在进行烧杀后又退走。此战,曲端身为主帅应对战事负主要责任,但他却反以吴玠违背他的节制而将吴玠降为怀德军知军。但不久,张浚即升吴玠为秦凤路副总管兼知凤翔府。

  富平之败后的和尚原大捷

  建炎四年秋,金军大举进攻宋国,江淮局势顿时吃紧,为了牵制金军东路主力金兀术所部,以避免金军再次渡江南下危及南宋政权,张浚决定主动出击,在西北发动攻势。但张浚是个文臣,并不懂军事,在没有经过认真准备的情况下就贸然集合刘锡、刘锜、赵哲、吴玠等五路大军于陕西富平,令刘锡为统帅,欲与入陕金军决战。

cript>

cript>

  当时,吴玠和刘锜均不同意如此草率行事。为此,吴玠入谏说:“兵以利动,此间一带平原,敌人多为骑兵,容易为其所乘,恐有害无利,应先据高阜,凭险为营,方保万全。”

  但是,张浚完全没有把吴玠的准确分析放在眼里,因为人多势众,他自大地认为:“我众彼寡,又有苇泽相阻,纵有敌骑前来,也无从驰骋,何必转陟高阜呢!”作为统帅的刘锡因为众人意见不一也拿不定主意,就在他犹豫之际,金兵已经蜂拥而至,他们皆担柴兜土,填投苇泽中,霎时间泥淖俱满,跟平地一样。于是,金军骑兵轻易就越过障碍,进逼宋军各营。

cript>

cript>

  随后,金兀术也奉令自六合率部赶到,与金将娄恃分左右翼,列阵挑战。吴玠、刘锜在左翼与金兀术军大战,吴、刘身先士卒,奋勇驰杀,金军渐渐后退。但没想到的是右翼的赵哲临阵溃逃,使吴、刘陷入了金军的左右夹攻之中,最终,宋军大败。不久,陕西几乎全境失守。

cript>

cript>

  富平之战,是宋金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也是宋朝损失最大的一次战役。这次战役的失败,揭开了吴玠独自领兵抗金生涯的序幕,也终于给了吴玠不再受节制而得以一展身手的机会。富平战役之后,吴玠受命为陕西都统制,他集拢散兵屯粮退保大散关以东的和尚原,积粟列栅,训练士卒,以死扼守入蜀通道。吴玠还和他的士兵们歃血为盟,从此吴玠部队军心稳定,战斗力渐强。

  此时宋金的局势十分微妙,在江淮战场上,韩世忠、岳飞及各地的义军沉重地打击了入侵的金兵,但宋高宗赵构只要皇位能坐稳就宁愿偏居江南而不想收复失地。金虽然想灭宋,却忌惮中原的韩世忠、岳飞。

cript>

cript>

  眼看光靠军事灭不了宋,金便变换政治手段,扶植傀儡,册立刘豫为“大齐皇帝”,企图“以汉制汉”,削弱宋国的国力;又把秦桧“遣回”宋国,安排他“倡议和”。战略上,金开始把川陕作为战略重点,妄想以此迂回灭宋。而宋也发现到蜀中的重要,认识到“守川陕”就是“保江南”,于是双方兵力集结,酝酿着一场大战。

cript>

cript>

  经过精心策划,绍兴元年五月,金军东路从凤翔西上,西路自阶州、成州东出大散关,合攻和尚原。有人劝吴玠退入汉中,以避其锋。吴玠愤然予以驳斥,慨然说:“我在此,敌不敢越我而进,保此地就是保蜀。”吴玠对和尚原的战略地位十分了解,和尚原位于大散关以东,四面陡峭,顶上平宽,进可攻,退可守,金兵想要攻蜀就得先攻和尚原。

cript>

cript>

  不久,西路金军先到和尚原北山,分两路从正面和侧后面进攻,吴玠率士卒坚守阵地,以逸待劳,他激励将士轮番作战、休息,寄托地形以弓弩杀伤金兵。四战四捷,士气大振。金兵都是骑兵,吴玠就命令将士专挑山高沟深的地方伏击。和尚原都是山谷,路狭多石,战马发挥不了作用,金军被迫舍马步战,而山地战金军远远不是宋军的对手。

cript>

cript>

  连战三天,金军战败后退往西南的黄牛堡,又遇大风雨雹,无奈只得退回凤州。东路金军攻打箭笞关,也被吴玠事先派出的部队顽强击退。同时吴玠又派出一小部绕小路迂回到金兵后面,奇袭金兵,金军大败。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