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商”李河君

2017-08-30 14:24:19  阅读:66+

  当下中国,风口上的公司,总是能吸引国际巨头抛过来的橄榄枝。

  这样的合作,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衡量中国公司发展成色的标准之一。

  最近牵手的,是汉能与奥迪。

  8月23日,汉能薄膜发电集团与德国奥迪股份公司签署相关协议,双方将在太阳能汽车领域展开研发和合作。

  奥迪所看重的,是汉能薄膜发电旗下阿尔塔公司的砷化镓薄膜太阳能技术:全球转化效率最高、单位质量最轻、最薄及柔性可弯曲。

  薄膜太阳能产业被业界称作汉能创造的“第二个奇迹”,第一个则是金安桥水电站——目前世界最大的民营水电站。

  创业不易,创造奇迹更像是挑战“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主攻水电时,汉能创始人李河君自嘲曾在山沟里呆了10年;转向薄膜太阳能后,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似乎又回到了当年的“山沟岁月”。

  据接近李河君的人士透露,不出差时,周末他也会在位于北京奥森公园的汉能总部办公,“平时,他中午和晚上也都安排了会议”。

  两年以前,汉能股票被恶意做空,近乎是生死考验。汉能挺了过来,李河君将其归功于国家对于薄膜产业的看重、朋友间的信义和团队在逆境中的抗压能力。

  逆境抗压能力,他总结出来了一个词:逆商。

  用这个词来描述李河君本人也颇为合适。他似乎总是逆势创业,伴随他做水电和薄膜太阳能的常常是规劝、质疑、讽刺和抨击。

  “太世俗干不成大事”

  今年年底,汉能与奥迪合作的首辆原型车就将与公众见面,将集成薄膜太阳能全景车顶。移动能源市场的爆发式增长有望成为汉能利润的新支柱。

  此前,一直是水电业务挑大梁。

  金安桥水电站每天给汉能贡献1000万元净利,所有水电项目每天贡献近2000万,一年60余亿。

  “一片瓦,一棵树。”李河君最近一次露面是在7月29日,他带着汉能最新产品汉瓦出现在国家会议中心,“汉能希望用薄膜太阳能改变世界。”

  “改变世界”这样的表述,在如今的社会语境中,常常被认为过于飘渺。

  据汉能内部人士表示,李河君的《中国领先一把——第三次工业革命在中国》一书2013年出版前,出版社曾建议他改书名,但李河君坚决不同意。

  这或许与他广东客家人的出身有一点关系。

  同来自中原地区的客家人和广府人,在广东是两个神奇的存在。这两大群体近现代涌现出了众多名人,如孙中山、梁启超、康有为、李光耀等。

  客家人与广府人,对故土的牵挂融进了对后辈的教育之中,“立言立德立功”的训诫、放眼看世界的家国情怀几乎渗透进了生活的每一个细处。

  客家人有“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家有千金,不如藏书万卷”的说法,看重个人修为层面的世代传承。

  李河君对于财富的看法某种程度上也印证了客家人的这一传统,“为了理想而干,当你把钱当副产品的时候,你就挣到大钱了。”作为企业家,他认为应该有点儿血性,要有情有义,太世俗干不成大事。

  此外,相比广府人,客家人的忧患意识更强。在海外的侨胞中,广府人会说:太阳在粤人社会上永远不落。客家人则说:凡有咸水的地方,都有客家人。咸水即海水,又咸又涩又苦。

  生于忧患,未雨绸缪,这种意识带进商业中,常常是较为超前的眼光和近乎偏执的执行力。

  1994年,汉能成立。彼时,李河君几乎跑遍了全国,已经在广东、青海、浙江、广西等地收购和修建了一批小型水电站。到2003年时,汉能的资产清单里又多了一批中型水电站。

  但是,这批优质资产,却在修建金安桥水电站时,大部分卖出以确保资金投入。高峰时每天1000万元的投入,“在最困难的时候,汉能将多年积攒下来的风险准备金全部投了进去。”

  金安桥水电站最终的投资额超过了200亿,装机规模比葛洲坝水电站大10%,比美国最大的胡佛大坝大30%。

  清洁能源领域的“两个奇迹”

  “汉能花十年时间干了一个规模相当于三峡1/6,效益相当于三峡1/3的大坝。”这样的工程,对于一个民营企业来说,确实可用“奇迹”来描述。

  而对于薄膜太阳能产业,据能源领域专家评价,汉能相当于在中国创造了一个完整的新产业。

  跨领域的跨越式发展,对很多企业来说是一个大忌。

  “中国顶级的企业家朋友都对我说,‘河君,你千万不要乱动,你好不容易把水电熬出来了,你这么一弄就死掉了。’”李河君在一次论坛上透露。

  李河君定下的八年目标在2012年已经提前完成,而且做到了3000MW。

  2012年开始,汉能先后投入300多亿,在全球收购并整合了薄膜太阳能的核心技术。

  此次与奥迪合作的是汉能位于美国的子公司阿尔塔设备公司,它的高效柔性砷化镓薄膜太阳能技术可创新性地应用于汽车、小型无人机、高空长航时无人机、消费类电子产品、物联网设备及可穿戴设备等高附加值市场。

  公开资料显示,汉能目前在全球拥有1500多项薄膜太阳能专利,60%为发明专利,关键专利均已转化应用,创造了5项世界纪录,装备能力也已位列全球第一。

  薄膜太阳能进入了国家“十三五”规划,国家倡导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汉能涉及了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六个领域。

  自助者天助,有信者他助。在历次演讲中,“信”是李河君必提的一个字,即自信、让他人信任。

  “他们为什么敢借钱给我?本质上就一个字,信!他们说:‘河君,不管你多困难,我信你!’”李河君在内部讲话中表示。

  “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这是广府人梁启超的名言之一。

  依托国运专注实业

  经营数据上,“逆商”的价值也在显现。

  汉能薄膜发电中报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其营业收入达到28.54亿港元,录得净利润2.45亿港元。这是汉能薄膜自2016年上半年实现扭亏为盈以来,连续三期业绩实现盈利。

  汉瓦发布会上,李河君将团队视为成功的关键,“汉能的司训讲:‘成功的奥秘,第一靠人,第二靠人,第三还是靠人。’”

  一个具备持久战斗力的团队,通常由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引领着。

  “汉能23年来只干一件事——做的都是清洁能源,没有干别的。汉能专注做实业,这是我们觉得很骄傲的一件事情。”李河君近日接受中新社专访时强调,“国运则我运,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必须依托国家发展的平台。国家现在要求经济‘脱虚向实’,我觉得非常好,相信汉能靠实业发展的前景一定会非常好。”

  一旦拐点来临,机遇和新的产业空间也会不期而至。

  对于和汉能的合作,奥迪董事会成员、采购业务负责人贝恩德·马滕斯博士说:“这将是打造可持续零排放出行方式的一座里程碑。”

  “对薄膜太阳能技术的应用,以及在移动能源领域的深入,现在已经不是从0到1,而是1到100。”李河君也表示,“从0到1的历程,汉能走了八年。跟奥迪的跨界合作,薄膜太阳能打开了一个新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我们相信,在奥迪之后,我们将来还会有更多的合作伙伴。”

  携手国际巨头,深度参与全球市场竞争,这也是李河君、任正非这一代企业家,堪称幸运的地方。经过历练的中国民营企业具备了在全球市场担当领军者的实力。

  据李河君身边的人士透露,2012年9月,李河君随王岐山副总理前往英国参加中英经济对话。记者招待会,让中英双方的十个企业家提前到,李河君将把名片递给渣打银行的负责人,对方瞧不起的眼神全写在脸上。但20分钟后,对方似乎只会说amazing(令人惊讶),incredible(难以置信)这两个单词。

  李河君回来提起这件事时说到:“绝对不是因为汉能有多么伟大,多么大的公司,不是,是因为他们这些人只是职业经理人,他们1到2到3都会了,1、2、3、4全会,但从1直接到4马上不会了。”

  在全球性的竞争中,李河君认为中国的民营企业家一直是“战时将军”,永远在风浪中前进,而西方企业家更多的是和平时代的将军。

  “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孙子兵法》关于借势和造势的论述,描述当下的民营企业家也十分切贴。

  真正的机遇来临时,他们的爆发力,定“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