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非要跳到笔记本的坑里去?华为的野心与被动

2017-09-21 13:03:35  阅读:5921+ 出处:新浪科技 作者:傅艺伟 责任编辑:傅艺伟

交上一份销量不及预期的答卷后,继续发力一个利润也并不性感的行业,这有点不“华为”。

就在几天前,台湾电子时报网站(Digitimes)刚刚披露华为MateBook上市以来的出货量,这款去年二月全球首发、标志着华为进入PC行业的第一款“二合一”产品,经过一年时间,出货仅为70万台,跟它几乎同一时间入局PC的小米也仅有50万台出货量。

然而这似乎并没有影响华为在笔记本行业的信心,6月7日,华为在CES上一口气发布了三个系列的笔记本,除了一款延续“二合一”形态的MateBook E,还增加了两款聚焦商务人群的传统形态笔记本,MateBook X和MatBook D。

与此同时,华为消费者业务首席运营官万飚不仅在发布会上表示“内部对销量满意”,还宣布扩大市场范围,将触角伸向欧洲、中东沙特等发达市场。

要知道,个人电脑市场已连续五年下滑,其中,全球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指出,2016年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约1.579亿台,年减4%,预计2017年还将持续下滑4.5%。而华为仅去年一年智能手机出货量就有1.39亿部。

也就是说,华为仅手机业务一年的销量,几乎等于所有笔记本厂商加起来的销量。

这不禁让人有些费解,一家在手机行业拥有绝对话语权的通信巨头,为什么硬要挤进一个利润稀薄、市场成熟并且似乎正在衰退的PC行业,仅仅是因为“不甘心”吗?

一、为啥还要坚持?

当一家企业在判断整个市场时,眼光绝不能只局限于自己公司的业务,必须同时检视自己与环境的关系,产业趋势是重要的一环。

根据台湾《电子时报》上月发布的报告,尽管今年四月,全球前五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商的销量环比下跌37%,但戴尔超过惠普和联想,成为全球笔记本市场老大,其原因是企业商用笔记本电脑需求的逆势增长。

可见,笔记本市场还在洗牌,商用笔记本的需求也在提升,PC行业并非毫无机会。

因此,Matebook第一代销量不佳,要从自身找原因。

尽管表面来看,“二合一”解决了笔记本电脑由于电池技术进展缓慢而带来的最大痛点——便携性,商务人群又是最稳定的换机人群,但将这种中间形态的笔记本,定位于满足商务人士的办公需要,就变成了一个错误的结合。

这一方面是因为,商业人士的使用场景是办公,最大的刚需是性能。也就是说,这类潜在换机人群宁愿在性能最佳的电脑中挑选一款最轻薄的,也不会为了轻薄而去牺牲性能体验。

而第一代Matebook采用了第六代英特尔酷睿m平台,虽然满足了低功耗,但在性能方面必然会有一定的缺失,“轻度商务应用”实质上是不成立的。

这就使得Matebook陷入了一种矛盾的尴尬境地:低功耗和性价比不是商务人群的刚需,而对轻薄本感兴趣的非重度用户又是十分不稳定的购机人群,手机和平板逐渐取代了他们手中的笔记本。

或许是意识到了错误,华为对产品线作出了调整,从“二合一”形态延伸到传统商务PC,试图追回性能短板。

并且,相比“二合一”,商务笔记本更有利可图。

这是因为,“二合一”只面向单一的C端消费人群,但商务笔记本中却有绝大部分订单来自于企业采购或政府采购,这些行业订单和政府订单历来是商家翘首以盼的商机之一。

采访中,万飚也一直在强调,“我们也会做to B的市场,有专门的to B团队,也会通过我们的分销渠道和伙伴去做。”

事实上,华为本质上就是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通信科技公司,拥有大量企业和政府等B端资源,这有利于其进一步开拓市场。

况且,华为自己的消费端产品,无论是手机、平板、PC、可穿戴,在设计思路、工业设计、Wi-Fi连接的能力、4G连接能力等方面,很多技术都可以共用,无形中降低了研发成本。

当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市场并不能完全成为一家企业战略布局的指南针。毕竟,好做的生意那么多,拓展业务线首先要符合自身的发展逻辑。

从其提出的“上不碰应用,下不碰数据”来看,华为一向被认为是一家有边界的公司,那么,跨界PC对华为来说,有什么必要性吗?

二、压力与被动

去年1月13日,任正非在市场工作大会上首次提出,“终端要敢于5年内超越1000亿美元的销售收入。”这意味着,华为消费者业务未来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要超过30%以上。

实现这一目标有两种方式,一是提高产品销量,二是提高产品价格。

在销量方面,手机业务做了个表率。去年全年,在全球年度发货量增速约1%的大行业背景下,华为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29%,全球市场份额提升至11.9%,稳居全球前三。。

在手机的带动下,其所在的消费者业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4%,达到1798亿元人民币。然而,距离1000亿美元的“小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在消费类电子产品这种市场成熟、成本相对透明的行业里,短期内想要通过提高价格来提高销售收入并不现实。这就要依靠第三种方式,丰富产品品类,此时出现的PC或许承担了冲刺营收目标的压力。

除了营收压力,利润也是PC业务被动的另一重考验。

去年年底,余承东就因手机业务“盈利能力不足,利润增长太慢”而被任正非批评,如果说去年是PC试错的一年,但是今年,它不得不交上一份不那么难看的成绩单。

从定价策略上可以看出,去年的Matebook第一代,入门版售价4988元,顶配版售价9688元;到今年国行版的E、X、D三个系列中,E和D系列售价延续了4988元,而定位高端的X系列,低配定价提高了2000元,达到6988元,顶配版也上调到9988元。当然,配置方面也有很大提升。

当被问到为什么每一档配置之间有1000块钱的差别时,万飚回答,“最主要是基于竞争市场消费者、成本、还有渠道空间的考虑。”

除此之外,Matebook在成本控制上也有改变,新版Matebook去掉了经典的花瓣LOGO,万飚解释,这是出于工艺设计的考虑。因为“如果去做镏金的话,工艺非常复杂”。

事实上,降低工业设计的难度,除了能够提高良品率,更重要的,还可以降低开模的难度,减少不必要的产本。

不仅如此,据Digitimes透露,新款MateBook改由和硕、广达代工,预估的出货量“相当保守”。

在一个新产品刚刚开拓市场的时候,很多品牌会考虑低价战略,华为内部对消费者业务利润的要求无疑会为PC市场的开拓增加难度。

如今已经成长为巨轮的华为,正变得格外谨慎、小心。任正非说过,“谁不能产生利润就要适当压缩”,“你不要说未来有什么贡献,万一活不到未来,未来的贡献和我们没关系。不能为了成就你的事业,一功将成万骨枯。”

当然,如果仅仅把这场跨界看作压力下的无奈之举,或许过于简单了,除了消费者业务可观的营收,对整个华为集团来说,它还有更深的战略意义。

三、更大的野心

采访中,万飚用“场景覆盖”为《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解释了PC业务对华为的意义。

他表示,“华为是要给消费者提供全场景的生活和工作无缝的应用场景,包括智能手机、包括穿戴、包括办公和娱乐,笔记本电脑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事实上,场景只是一方面,在这背后,是华为在未来云计算和服务器领域更大的野心。

5月底的台北国际电脑展(Computex 2017)上,高通宣布今年早些时候发布的骁龙835将正式进军移动PC市场,而首批采用该处理器的PC厂商包括华硕、惠普和联想,不过产品的上市时间仍不确定。

去年,微软首次公布计划让ARM处理器运行在Windows系统之上,这次高通和三家PC厂商的联手可以说是帮助微软兑现了诺言。

而曾经在移动端CPU绞杀英特尔的ARM,此番进军老对手英特尔的领域,也为移动端芯片向更高性能要求的PC等领域拓展,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采访中,万飚也透露,“未来的基于ARM架构永远在线的这种特性,我们也在保持密切的。”

要知道,华为自主研发、应用于自家手机的海思麒麟芯片,同样是基于ARM公版架构,六月初,ARM正式发布了其新一代的核心A75和A55,预计将用于今年下半年量产的麒麟970芯片上。

尽管和苹果、高通的芯片仍有很大差距,但不排除华为海思麒麟未来会像高通一样,将触角伸进PC领域,更远一点,甚至有可能应用到服务器。

在稍远一点的未来,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的发展,服务器市场潜力巨大。

连PC芯片巨头英特尔都在今年年初宣布了该公司的最新战略:“数据中心第一”,表示未来新技术将首先用于服务器芯片,然后才是PC处理器。

况且,服务器巨头绝大多数都诞生于PC领域。

来自今年一季度的数据显示,惠普成了全球最大的服务器供应商,戴尔由于在2016年斥资670亿美元收购EMC(易安信)数据中心业务,今年一季度服务器营收增长,位居全球第二大,思科紧随其后。

从移动端到PC端再到服务器,随着计算能力的升级,从消费级业务进入企业级市场,或许才是华为最大的野心。

当然,这一切都是理想情况。

即便联想这样的PC巨头,在企业级业务上也走了不少弯路,收购了IBM的X86服务器业务后,依旧迟迟不见起色。去年,联想还正式宣布成立数据中心业务集团(DCG),加强其对规模为870亿美元的数据中心技术市场的进攻。

这对没有基础的华为来说,将是更大的挑战。

布局未来本身就有很多风险,边界可以维持规模,但如果你一定要等到春燕的到来才肯打破边界,那么春天很可能已经过去了。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